中国篮球史上的十大分卫
作者:文章来源:五星体育直播发布日期:2020-11-06 05:03:21
得分后卫,顾名思义,在篮球场上的首要任务就是得分。在比赛之中,对位防守是常规防守,得分后卫的首要任务就是在进攻端把篮球送入篮筐,在防守端亦自然是要考验限制对方得分后卫得分的本事。
翻看中国队的篮球卷宗,人才最为繁盛的位置必然是产出过四位NBA球员的内线位置,随后则是拥有孙军、朱芳雨、李楠、丁彦雨航、郑武五大天王在内的小前锋位置。在后场球员方面,中国篮球乃至于亚洲篮球,与世界顶级篮球仍有极其明显的差距。不过,伴随着重温的记忆,相信还是有那么一批曾经在赛场上扭转乾坤的中国分卫让你印象深刻。在本文之中,笔者将盘点出中国篮球史上的十大分卫,以供诸位参考。当然,榜单仅代表笔者一家之见,如有商榷或遗珠,自然亦欢迎诸位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十、张学雷
对于这一位仁兄,恐怕只有上了年纪的篮球迷能快速反应过来到底是何方神圣。回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张学雷可以说是国内最强的扣将。除了扣篮劲爆之外,在同位置中占有明显身高优势的张学雷的单打能力亦非常出色,外线亦有一定准头。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后期,张学雷是常备国手,曾经随队出征过1987年亚锦赛以及1988年的奥运会。在那一段时间之内,张学雷率领辽宁队在全运会中拿到亚军,在全国联赛中登顶冠军,堪称是其职业生涯的代表作。不过,过于消耗身体的打法让张学雷早早伤病缠身,加之辽宁篮球人才井喷,他很快就消失于主流视野。退役之后,张学雷曾经前往新加坡联赛以及宝岛的SBL联赛发展。在新加坡,张学雷四度带队夺冠;在SBl联赛,张学雷三连取得联赛得分王。
九、匡鲁彬
在穆铁柱在内线统治亚洲的篮球世代之中,攻守兼备、擅长跳投的匡鲁彬是不可略过的左膀右臂。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匡鲁彬多次以主力的身份随队出征重要赛事。退役之后,匡鲁彬在八一队担任主教练。值得一提的事情在于,王治郅正是在匡鲁彬的发掘下走向巅峰。
八、吴前
在16-17赛季之后,吴前的表现就足以晋升为国内一线分卫,其出手极快的特点很容易让球迷想到已经退役了的王仕鹏。去到了17-18赛季,24岁的吴前已经把数据提升到场均19.8分4.0助攻4.2篮板2.2抢断的程度。要知道,在职业生涯之中,强如王仕鹏在生涯之中最好的一个赛季大概也就是场均19.8分2.9篮板2.4助攻这样子。
来到本赛季,吴前再度蜕变,在CBA赛场上展现出可以随时接管比赛进行强打的球星气质。数据方面,截止发稿日,吴前场均可以砍下24.7分8.4助攻4.0篮板,不仅仅是得分手段与把握度成熟了很多,吴前更将自己变成了组织与视野功力极佳的双能卫。仅从职业赛场展现的能力来说,吴前已经进入了中国男篮历史的T1分卫级别。限制吴前进入更高名次的原因在于荣誉的累积与国家队经历的不足。不过,经历这两个赛季的锐变之后,吴前必定可以博得一席国手之地,敬请期待。
七、张劲松
如果只能在中国男篮的历史上找出一人来代表【3D球员】群体,无疑张劲松会是最佳选择。作为【94黄金一代】的一员,张劲松在国际赛场中往往是中国男篮派去盯防对方箭头人物的不二选择。除了防守能力之外,张劲松的投射火力绝对亦不可忽略。作为国手,张劲松拥有一段长达十多年的生涯,足以证明了他的高度与长度。俱乐部方面,张劲松是八一王朝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
六、李亚光
“小、快、准、灵”四字,足以概括中国男篮在内线长人群崛起之前的风格。在分卫位置上,活跃于八十年代的李亚光称得上这一种经典风格的代言人。在中远投投射方面,李亚光或许没有同期的翘楚那么拔尖,但是胜在身手矫若游龙,运球突破能力极佳。在进攻中利疯狂穿插连续得分,在防守端中单防以及协防能力都上佳,足以保证他在80年代中国男篮占有一席之地。时间回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队七战两胜,获胜的两场比赛靠的正是李亚光的超神发挥。在小组赛第二场,李亚光全场砍下31分,帮助中国队以85-83险胜法国从而取得奥运赛场首胜的表现,堪称职业生涯最佳场次。
五、吴庆龙
球员时代,吴庆龙与李晓勇、吴乃群一起并称为【辽宁三剑客】。如此经典组合,共同将辽宁男篮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分卫这个位置上,全盛时期的吴庆龙堪称肉弹战车。扛着200斤的体重,吴庆龙在内突外投之时仍然是轻轻松松。因为对抗非常之给力,所以吴庆龙放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与对方的重型后卫正面硬钢,少有压迫性丢球的失误出现。除了灵活胖子的标签之外,大心脏是吴庆龙另外的标签。在生涯之中,吴庆龙多次在最后时刻执行最后一投,命中率颇佳。
四、张勇军
张勇军,人送外号【歪把子机枪】。正如绰号所示,虽然投篮姿势怪异,但是张勇军的外线火力就如连射机枪一样凶狠。球员时代,末期的张勇军赶上了职业化的初进程,在宏远队度过了数年时光。在国家队生涯,张勇军实在留下了太多的代表作。
回到1986年男篮世锦赛,张勇军在整个赛事之中甩进了合计35粒三分。在面对美国队的比赛之中,张勇军更是豪取28分。到了1986年亚运会决赛,在末节末段落后12分钟的情况下,张勇军以一己之力救驾,在两分内连入4个三分帮助中国男篮逆转。在1988年奥运会上,张勇军场均贡献20.4分。
三、王仕鹏
提到中国男篮史上最振奋人心的入球,必定是2006年世锦赛小组赛王仕鹏绝杀斯诺文尼亚的三分。还剩最后5.8秒,中,后场发球,大鹏长驱直入,随后张弓搭箭,绝杀成功!在此之前,王仕鹏全场一分未得,但是就是这样的他依然敢于拿球进行自我救赎,这是勇气与信念的体现。因为拥有这样一种类似的杀手本质,王仕鹏被球迷称为【中国科比】。
除了这一名场面之外,王仕鹏在国际大赛的整体表现可圈可点。最好的一届赛事,2010年世锦赛,王仕鹏是队中唯一倚仗得过的外线,场均可以贡献11.5分。俱乐部生涯不用多提,敢于和第一外援杜比叫板、怒摘FMVP的辉煌故事,早已成为中国职业篮球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王非
哪怕放在今天来对比现在球员的运动能力,可以在罚球线一步之内的位置起跳扣篮、在三秒区之外起跳压着内线球员补篮的王非都堪称极其恐怖。除了身体素质过人之外,王非的技术亦远远领先同期的亚洲分卫。
回到80年代后段到90年代初期,王非是中国男篮的外线核心。在1989年的亚锦赛决赛上,王非怒砍31分,带队以30分的差距击败韩国男篮。与此同时,对方的头号人物李忠熙在王非的看防下仅得9分。1990年世锦赛是王非作为球员的代表系列赛,在这届大赛上,王非场均可以砍下19.4分。
一、胡卫东
场均30分6.5助攻4.5抢断3.1篮板,每场在三分线外起手出手16次,可以命中5.2记三分,这是胡卫东在99/00赛季留下的巅峰数据。这不是开了抢断强化版的萌神或者大胡子球手,你没有看错,笔者也没有写错,当年的胡卫东就是这么出色,三分产量与抢断产量堪称恐怖。
外战方面,胡卫东同样是中国分卫之中的幻神。在1992奥运会,胡卫东场均11.6分2.4篮板1.3助攻2.3抢断;在1996年奥运会,胡卫东场均13分2.7篮板2.4助攻1.3抢断。胡卫东,人送外号【中国乔丹】。在分卫位置上,胡卫东是公认真正有能力挑战NBA联盟的中国球员,亦是真正在一段很长时间。实际上,在1998年,28岁的胡卫东收到过达拉斯小牛开出的10天短合同;到了2000年,30岁的胡卫东依然能收到奥兰多魔术开出的10天短合同。无奈,中国飞人两次皆因为伤病未能成行。
相关搜索
- 百度搜索:中国篮球史上的十大分卫
- 360搜索:中国篮球史上的十大分卫
- 搜狗搜索:中国篮球史上的十大分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