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寂寞中的三种状态
作者:文章来源:五星体育直播发布日期:2020-06-18 03:39:40
在慕尼黑的日子里,我只能流浪和读书
慕尼黑的寂寞日子
从法兰克福乘特快列车,三个半小时就到了慕尼黑
到过了巴黎,是否就会觉得德国没有一个城市有意思了?可是,越胜说:到过了罗马,你会觉得巴黎也太嫩啦
不过,慕尼黑还是有不少博物馆据说这要归功于十九世纪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他有一句名言:政治家的作品是短暂的,艺术家的作品是永恒的因此,他热衷于搜集艺术品,使慕尼黑成了当时欧洲的艺术中心我参观了几家博物馆,印象最深的是Linda美术馆,藏有康定斯基、雅渥伦斯基的多幅杰作
流浪和读书
在慕尼黑的日子里,我只有两件事可做,就是流浪和读书
到慕尼黑大学图书馆查有关尼采研究的书目,仅三百余种,选借了几本菲子告诉我,汉学系资料室正在展出“尼采在中国”资料,其中有我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和《尼采与形而上学》她要带我去看,我想一想,算了吧,自己写的书有什么好看的
逛大学附近的书店,购得1994年出版的三卷本尼采选集,处理价仅30马克还买了尼采书信选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在街上摆摊,卖他自己的藏书,我选了四本
在德语中,慕尼黑的词义是“修士之乡”,这座城市确实发端于公元八世纪的一个修道院我的感觉是,我也成了一名修士,在这里过着寂寞的日子
也许是因为在巴黎过得太热闹了吧,有点儿不习惯独处了看来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我曾经具备这种能力,丢失在长久的群处之中了,找回来还需要一些时间
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中秋到了,手头没有农历,不知道确切日子中国人对月亮格外有感情,古诗中充满月的意象,民间有月的节日,大约反映了极牢的乡土情结对于守在家乡的人来说,那宅院上方的一轮月亮是天天相见的伴侣,寂寞中不知引发多少思绪一旦离家远行,睹月思乡也就难免了西方人似乎很少想到要赏月,他们忙于生产和旅行,没有这份闲工夫、闲心情他们崇拜太阳,Apollo,一个积极的和创造的神
法国南部奥朗日的古剧场
我的房东
搬进了菲子帮我租的房间立刻面临一个问题:不能吸烟了主人不吸烟,多半不会让房客吸,我也就知趣点儿这样也好,逼着自己少吸,只是写字的时候有点儿障碍主人名叫Josef,是个单身男人,五十岁模样,头顶已秃,两鬓已白,估计离了婚的他好像在行医,但又说行医不是他的全部职业家里布置得很雅致,喜中国工艺品,爱音乐,排斥电视,典型的西方知识分子品味搬进来才知道,他是把自己住的那间屋让给了我,而他则移到一间小屋里
Josef告诉我,他是个素食主义者我心中暗暗惋惜,因为他不能享受我的中国菜手艺了,又暗暗叫苦,因为我无法在一个素食者面前尽兴吃喝问他为什么信奉素食,他说出两点理由:一,十六年前他在南美工作,看到那里的人吃不饱,他愿以自我节制为解决人类饥饿问题效力;二,他从小长在农村,亲眼目睹残杀牲口时牲口的痛苦我对这两点理由都有些不以为然,但我同时不能不赞许这种以最具体的行动来捍卫某种信念的做法在西方,很少有清谈家、空头理论家,理想主义者往往见之于普通人之中,而他们同时也必定是实践者许多普通人似乎都怀抱着某种信念,守着某块小小的精神园地,而且绝对认真菲子的朋友Ursola也是一例,她醉心于佛教,拜老师,收集佛像和书籍,学中文,还跟随她的老师去俄国传教和这些认真的德国人相比,我感到自己几乎像是玩世不恭
可是,老天,在素食主义者身边度过仅仅一天,清汤寡水,我已有营养不良之感了
Josef要外出四天,我意外地得到四天独处昨晚闲聊,在他的询问下,我介绍了我在国内的工作情况,他用了一句赞语:grosser Kopf,意为“伟大的头脑”然后他告诉我,他外出是去办医学讲座,这使他很愉快他还谈到,他从未结婚,但有一个十岁的女儿几天接触,感到他是一个善良老实的人
我心里一直纳闷,Josef不像要赚一点房租的人,为何把房间租给我有一回我要和他结算当月房租,他让我以后与他一起去交给那个文化中心,我才明白分别的时刻到了,这天中午,我给他做了一顿素中餐,他很满意然后,他郑重其事地跟我约定,下午四时去文化中心交我的“捐赠”,实际上是我应付给他的房租当我把那几张一百马克的钞票塞进募捐箱时,那个值班员面露困惑之色,而Josef立即向我道谢我感到很不自在,觉得自己是一个欺世盗名之徒
在图宾根与Kogelschatz教授在一起
季节的见证人
住处附近有一座公园,叫Luitpoldpark,是一个很有野趣的地方因为房东不吸烟,我便知趣,常去公园里读书和写日记
晴了两天,又阴了,可是我仍然独自来到公园里,坐在长椅上不时有行人从我面前走过,匆匆走向他们的目的地在公园里流连忘返的唯有老人与狗,还有我——慕尼黑最闲的一个闲人,连旅游者也不是旅游者其实是很忙碌的,他们的日程总是排得很满,必须去每一个热闹场所看热闹
心中常泛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忧愁,似乎来无影去无踪,其实却始终潜伏在我的生命最深处独处异国,与眼前的生活是隔膜的,那只是他人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也拉开了距离,但那始终是我自己的生活我的生活中充满了变故,每一个变故都留下了深深的刻痕,而我却依然故我毋宁说,我愈益是我了我不相信生活场景的变化会彻底改变一个人,改变的只是外部形态,核心部分是难变的远处传来教堂的钟声,一下,又一下,在我心中久久回荡我突然想到,我这个不信神的人,其实是很有宗教感情的,常常不自觉地用末日审判的眼光来审视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为一切美好价值的毁灭而悲伤,也许这就是我常常感到忧愁的根源吧
不过,事情仍无关乎道德譬如一棵树,由于季节的变迁和自身的必然,那些枯萎的叶子迟早是要掉落的如果树有知觉,它便会为这些枯落的叶子悲哀,但它无法阻止它们的掉落
在公园里,我最爱看的景象是:年轻的母亲推着婴儿车徐徐走过
身后的树丛里簌簌响个不停,回头看,一只毛茸茸的棕黄色松鼠正在枝间嬉戏,我们对视片刻,它毫不在乎,又继续它的游戏
天色向晚,西边却露出了夕阳,把树丛后面那一片草地照亮了一会儿教堂的钟声又敲响了,持续不断,那是晚祷的钟声
本文选自周国平老师最新出版的《偶尔远行》
相关搜索
- 百度搜索:人在寂寞中的三种状态
- 360搜索:人在寂寞中的三种状态
- 搜狗搜索:人在寂寞中的三种状态
录像分类
英超
西甲
意甲
德甲
法甲
中超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