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多纳的27岁:当潘帕斯草原的风吹向哈瓦那
作者:文章来源:五星体育直播发布日期:2021-01-06 13:46:04
1987年,27岁的马拉多纳访问古巴,在哈瓦那见到了已经61岁的卡斯特罗
此前一年,1986年的世界杯在墨西哥城阿兹台克体育场炙灼的阳光下,这位身穿蓝白间条衫的黑发青年,在人潮簇拥和如山欢呼“Argentina”中,将金色的奖杯高高举过头顶
犹如天神下凡般的光耀,足以媲美史上任何名将的凯旋盛况
夺冠一刻,图源网络
那是专属于他个人的封神时刻,是新一代“球王”的圣坛降临
1986年世界杯的主题曲《A Special Kind of Hero》,也成了他当之无愧的独属赞美诗
光荣还在继续
同年5月,在亚平宁半岛他几乎以一己之力,将那不勒斯队推向了意甲巅峰
这座城,将永远为他热泪盈眶
27岁的马拉多纳,正值壮年,风驰电掣,球坛上唯我独尊
届时,离卡斯特罗执掌金吾已30多年过去,老人已经两鬓微白
回溯各类记载,马拉多纳对这次会面的印象相当不错
卡斯特罗向他请教了“如何罚点球”的技巧,而他并没有正面回答,反问了卡斯特罗 “总司令先生,我想知道您面对的是哪个门将呢”
彼时马拉多纳叛逆、直率,已是拉美左翼势力旗帜般的号召
两人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了一番彻夜长谈
马拉多纳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并非偶然,也并非第一次
1960年,他出生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的一个贫民窟
那个年代,声势浩大汹涌变革之潮席卷潘帕斯贫富差距加剧矛盾激化,平民在穷苦中日益不满而奋起反抗民粹主义上台、军政府执权循环往复中,出现了长达数十年的动荡局势
在一片混沌中,有位叫做艾薇塔(Evita)的舞女,机缘巧合下认识了还是军官的胡安·贝隆(Juan Perón),随后她以出众美貌和摄人心魄的演讲能力,辅助丈夫扶摇直上,当选阿根廷总统
她就是贝隆夫人,“阿根廷永不凋谢的玫瑰”而她成为总统夫人的那一年,也恰好是27岁——正是马拉多纳与卡斯特罗会面的年纪
以她的传奇改编而成的电影《贝隆夫人》,插曲正是《阿根廷请别为我哭泣》
每每阿根廷球队失利,大家都会纷纷引用这首歌
在革命浪潮中出生的马拉多纳,血脉中注定流动着对政治的高涨热情
1986年6月22日,开篇说到的那场世界杯的四分之一决赛上,阿根廷战胜英格兰进入4强,为之后的夺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年前,英阿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马岛)打了一仗,结果以阿根廷失败告终,并直接导致了当时的军政府倒台在此背景下,两军的球场对垒,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浓厚的象征意义
马拉多纳也不负众望,打进了经典的两个球,并称进球为献给马岛
第一个进球——上帝之手
马拉多纳在对方禁区一跃而起,同时伸出了左手,将球打进了英国人的球门但裁判没有发现,所以仍被判为有效进球
第二个进球——连过5人
他从中场拿球,单骑闯关,在面对门将的最后一刻做出假动作,晃过希尔顿,左脚抽射,球像一颗子弹一般,射入球网
相信当时卡斯特罗在电视上目睹这一幕幕,多少会激荡起一番年轻时闯荡天下的回忆来
巧的是,32年前,卡斯特罗与另一位后来扬名于世的朋友相遇时,对方也27岁,也是阿根廷人
也是在墨西哥城,在马拉多纳捧得大力神杯的地方他们也一见如故,也秉烛夜谈
彼时那位朋友虽不像马拉多纳一般春风得意,却眼神坚毅满腔热情
那位朋友,叫切·格瓦拉
1953年,卡斯特罗率100多名热血青年攻打蒙卡达兵营,之后被俘
在法庭上,他为自己辩护了4个小时,成就了著名的《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可惜法官没宣判他无罪,他在狱中待了一段时间后被释放,跑到墨西哥城准备继续闹革命
在这里,他遇到了青年格瓦拉
格瓦拉已经成了一个文化符号,一个象征,无论实际情况如何,至少他都是自己理想的斗士
格瓦拉刚从医学院毕业,但不准备当一名医生,在拉美一些地区参与了革命事业,已经小有名气,“Che”这个称号也是那时候获得的,还上过美国中情局的黑名单
两人一见如故一拍即合,从此成了亲密战友
在卡斯特罗上台后,格瓦拉曾一度被委以重任
但实际上格瓦拉对革命有种狂热的痴情,并且手段暴戾,与卡斯特罗的施政想法渐行渐远
两人逐渐互生嫌隙
1964年,格瓦拉留下了一封告别信,又跑去其他地方进行轰轰烈烈的革命理想去了
直到1967年,在玻利维亚被两颗子弹,结束了激荡的一生
这封信里有句著名的话,
“在革命中,一个人或者赢得胜利,或者死去”
(en una revolución se triunfa o se muere)
这也是马拉多纳最喜欢的口号
事实上,马拉多纳的左臂,就纹着切格瓦拉的头像
历史的交汇点再次到来
马拉多纳左臂纹身,手上抽的是雪茄,这也是格瓦拉的标志性动作之一
时间转到1997年
离切格瓦拉遇难已30年,古巴将10月11日至17日定为国丧日,以纪念这位在全世界范围内被“神话”的精神领袖
移陵安葬活动仪式的最后,卡斯特罗亲手点燃了格瓦拉灵前的长明灯
又过了3年,马拉多纳陷入人生低谷
盛名之下,他难以保持冷静,肆意放纵自我,吸毒酗酒让状态和身体都垮了下去,还经受了各种禁赛风波
环绕在他身上的巨大负面争议,使得没有一家阿根廷的医院愿意接待他,朋友也离他远去
他回忆道:“当时阿根廷的诊所对我紧闭大门,因为不想让我死在他们手上,,但卡斯特罗向我敞开了古巴的大门”
卡斯特罗敞开了双臂,拥抱了这位陷入困境的好朋友他让马拉多纳在古巴戒毒和休养了4年
卡斯特罗一反给人的强权霸气印象有时候早上就来看他,陪他聊天,聊体育、足球、政治和美食每次都鼓励他振作起来,早日康复随着马拉多纳身体逐渐恢复,两人的友谊也日久弥坚
41岁那年,为了纪念这段无论从性情上还是政治倾向上,都契合如一的友情,马拉多纳在左小腿上纹上了卡斯特罗的头像
2005年,马拉多纳接了个周播的访谈节目,“10号之夜”
在这个节目里,他采访了卡斯特罗
这个节目时间离现在已经比较近了,网上还有很多资料可查
当时网上的报道
在现有的资料影像中,稍显臃肿的马拉多纳身穿黑西装,里面是件切格瓦拉的文化衫,卡斯特罗则穿着标志性的“橄榄绿”制服
两人一见面就张开双臂,深深拥抱,模糊的画面也能分辨出深厚的情谊
他们坐在沙发上聊天卡斯特罗说,“如果选我做美国总统,我才不稀罕呢!”
镜头切到马拉多纳,他“噗嗤”一声笑了,眼角褶子都挤出来
访谈当天三个灵魂,两段革命友谊,以这样的方式,在一张图片里定格
2016年,11月25日,卡斯特罗去世,享年90岁
他替他的老战友格瓦拉,多看了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
拉美那段荡气回肠的鎏金岁月,也随之静静地落下帷幕
这对马拉多纳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他哭成泪人,表示卡斯特罗不只是朋友,更是“第二个父亲”
“我的一个朋友、一个知己去世了,他过去经常打电话给我讨论政治、足球、棒球对我而言,菲德尔一直是也将永远是最伟大的、独一无二的、永垂不朽的我很伤心,因为世界失去了这位最明智的领导人”
时间到了2020年11月25日,4年之后的同一天,马拉多纳去世,世界又失去了一位天才
而这段绵亘29年的友谊,也以惊人巧合的数字画上了句号
古巴人民没忘记这位曾与自己领袖深交的朋友在古巴国家主席的悼词里,两人的名字并肩而立
就像曾经无数次报道中排版的那样
“4年前的11月25日,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逝世,今天,马拉多纳离开了我们,这是令人双倍痛苦的一天”
英雄们的故事和传奇,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他们互为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宿命交织缠绕,
共同形成了我们在星空下永远吟唱思念着的,澎湃之歌
正如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诗里所说,
他的生命已经确实融进了别人的生命之中,
相关搜索
- 百度搜索:马拉多纳的27岁:当潘帕斯草原的风吹向哈瓦那
- 360搜索:马拉多纳的27岁:当潘帕斯草原的风吹向哈瓦那
- 搜狗搜索:马拉多纳的27岁:当潘帕斯草原的风吹向哈瓦那
录像分类
英超
西甲
意甲
德甲
法甲
中超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