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留”意大利这一年
作者:文章来源:五星体育直播发布日期:2020-12-26 18:12:55
我是吉莉,
新华社罗马分社记者。
今年3月,
彼时欧洲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
“壮士断腕”,
成为欧洲第一个实施“封城”的国家。
年初正准备离任回国的我,
只能滞留下来,
用镜头记录下,
这不平凡的一年。
这是3月16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拍摄的威尼斯广场。新华社记者程婷婷 摄
在“封城”后的意大利,
不断攀升的病例数、
彼此隔离的孤独、
安静得让人压抑的街道,
让人们的恐慌情绪到了极点。
至暗时刻,
中国成为第一个
派出医疗团队来意援助的国家!
拍摄报道过程,
就像战场作战般。
但我完全忘记恐慌——
看到中国专家组一行走出舱门,
自豪感动
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
3月12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意大利红十字会主席罗卡与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一行合影。新华社记者程婷婷 摄
抗击疫情,
意大利需要一个真朋友的援手;
战胜疫情,
意大利全力以赴。
正如歌剧《图兰朵》所唱: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5月初,
解封后首日,
伴着春日暖阳,
我用vlog带网友们去看了看
外面的世界——
晒太阳的老人、
悠闲散步的遛狗者,
还有楼房外挂着的自制条幅
写着:“一切都会好起来”。
然而10月以来,
第二波疫情在意大利快速蔓延。
但与第一次疫情来袭时的恐慌相比,
人们心中似乎做好了准备。
11月11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人们戴着口罩等候公交车。新华社记者程婷婷摄
不到一年的时间,
意大利人的观念、行为、心态都变了。
面对封锁困境和经济损失,
人们展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
接受现实、改变自身。
这一年,
我有过迷茫、害怕、焦虑,
但我也遇见了很多美好勇敢的人——
中国医疗专家组领队孙硕鹏鼓劲道:
“我们大家都充满了信心”;
站在新冠急诊室门口的当地医生自豪地说:
“一到这里,我就不再害怕了”。
……
所有这些不同的声音和语言,
交汇成了一段温暖而震撼心灵的旋律,
编织成我难忘的回忆。
正在拍摄外景的新华社罗马分社记者吉莉。视频截图
2020年是艰难的一年,
也是转折的一年。
我们经历了蜕变,
我们肩并肩打了一场场硬仗。
我们以真诚收获了珍贵的友情,
以及无数令人感动的瞬间。
与病毒的战斗依然持续。
心怀希望,
总有胜利的一天!
相关搜索
- 百度搜索:“滞留”意大利这一年
- 360搜索:“滞留”意大利这一年
- 搜狗搜索:“滞留”意大利这一年
录像分类
英超
西甲
意甲
德甲
法甲
中超
其他